梳理体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内环境稳态1.(2015·西城区期末)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2.(2015·江苏启东中学一次月考)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4.(2015·北京模拟)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5.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发生在人体中的B→C的物质交换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6.(2015·合肥一中期中)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时,肌肉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7.(2015·长春调研)下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8.(2015·湖北恩施高中检测)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和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d可以是温度或渗透压B.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C.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9.(2015·无锡模拟)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HCO、HPO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D.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排尿量比平时少1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1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C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图示中________(填“A”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等。(2)若C为肝细胞,饥饿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它可作用于细胞C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3)若C为甲状腺细胞,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C的途径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