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法一、观测法定义观测法是指讨论者根据一定 讨论目、讨论提纲或观测表,用自己 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测被讨论对象,从而获得资料一种措施。科学 观测具有目 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反复性。观测一般运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测对象。由于人 感觉器官具有一定 局限性,观测者往往要借助多种现代化 仪器和手段,如摄影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测。二、观测法优缺陷(一)观测法重要长处是:1. 它能通过观测直接获得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测 资料比较真实。2. 在自然状态下 观测,能获得生动 资料。3. 观测具有及时性 长处,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 现象。4. 观测能搜集到某些无法言表材料。(二)观测法重要缺陷是:1. 受时间 限制,某些事件 发生是有一定期间限制,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会再发生。2. 受观测对象限制。如讨论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些秘密团伙一般不会让他人观测。3.受观测者自身限制。首先人 感官均有生理限制,超过这个程度就很难直接观测。另首先,观测成果也会受到主观意识 影响。4. 观测者只能观测外体现象和某些物质构造,不能直接观测到事物 本质和人们思想意识。5. 观测法不适应于大面积调查。三、观测法规定、原则及有用(一)规定1. 养成观测习惯,形成观测 敏捷性;集中精力勤奋、全面、多角度进行;观测与思索相结合。2. 制定好观测提纲。观测提纲因只供观测者使用,应力争简便,只需列出观测内容、起止时间、观测地点和观测对象即可。为使用以便还可以制成观测表或卡片。3. 按计划(提纲)实行观测,作好详细记录,最终整顿、分析、概括观测成果,作出结论。(二)使用原则1. 全方位原则在运用观测法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尽量以多方面、多角度、不一样层次进行观测,搜集资料。2. 求实原则观测者必须注意下列规定。第一,亲热注意多种细节,详细做好观测记录第二,确定范围,不遗漏间或事件第三,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联络3.必须遵遵法律和道德原则。(三)使用范围观测法可以在如下状况下使用:1. 对讨论对象无法进行控制。2. 在控制条件下,也许影响某种行为出现。3. 由于社会道德 需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为防止主观臆测和偏颇应遵照如下四条:1. 每次只观测一种行为。2. 所观测 行为特性应事先有明确 阐明。3. 观测时要善于捕捉和记录。4. 采纳时间取样 方式进行观测。四、观测法分类(一)按观测 情景条件,可分为自然观测和控制观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