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

2025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_第1页
1/4
2025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_第2页
2/4
2025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_第3页
3/4
2025 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全文)淀粉酶和脂肪酶是两个常常一起出现的检验项目,常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中两者均会升高,在胰腺炎的诊断中同时测定两种酶的活性可以提 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基本情况淀粉酶顾名思义是分解淀粉和糖原的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因此 可以分为唾液型淀粉酶(S-AMS )和胰腺型淀粉酶(P-AMS )。淀粉酶分 子量较小,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在尿中出现,因此可以在尿中测到淀粉 酶,这也是淀粉酶与脂肪酶的区别之一。脂肪酶是消化脂类的水解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的浓度 是血清脂肪酶的 2 倍,其他器官如食管、胃和小肠也可以分泌脂肪酶。 胰腺的脂肪酶主要由腺泡细胞的顶部分泌入腺腔,脂肪酶在胰腺中以酶原 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脂肪酶均经过腺腔转运至小肠,在小肠中被肠激酶激 活成为有活性的脂肪酶,参加脂类的消化。仅有很少一部分(约 1%)脂 肪酶会通过腺泡细胞的基底部分泌入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从而进入血液循 环中。一部分血清脂肪酶会由肾脏分泌,通过肾小球滤过,但在肾小管被 重吸收,因此不会出现在尿里,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升高的意义 急性胰腺炎是引起淀粉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胰腺炎时病变的胰腺可以释 放过多的淀粉酶入血,导致血淀粉酶升高。一般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2-12 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持续 3-5 天。但并不是所有胰腺炎的病人淀粉酶 都会增高,也有少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因此还要更 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腮腺炎时由于腮腺型淀粉酶释放入血过多,也会引起血淀粉酶增高,此时 脂肪酶通常不高。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等, 由于癌组织的异位分泌,也可以导致淀粉酶升高。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 如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肾脏疾病导致淀粉酶排除障碍也可以引起淀粉酶升 高。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巨淀粉酶血症,由于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结合成 为大分子,而不能从肾脏排出,从而使血淀粉酶升高,此时尿淀粉酶通常 降低。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胰腺炎时,腺泡细胞损伤导致胰脂肪酶分泌 增加,同时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进一步导致脂肪酶释放入血, 以及可能存在的胰管梗阻使得高浓度的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 血中脂肪酶升高。另外,胰腺肿瘤或壶腹周围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胰管时引起胰管梗阻,胰 管内压力升高,脂肪酶通过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淀粉酶与脂肪酶的临床意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