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ICP)增高最常使用的一线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对 ICP 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甘露醇的药理作用机制的认识不同, 临床上甘露醇不法律规范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无指征的使用、不注意使 用的剂量与间隔时间、忽略使用过程中的监测等,导致甘露醇在临床上不 合理应用带来相关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 学组和神经重症管理协作组联合国内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及重症医学等领 域的专家共同讨论撰写了《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简称 共识),希望通过共识法律规范使用甘露醇,避开滥用、错用,提高甘露醇治 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ICP 增高的诊断、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方案(1)ICP 增高的诊断:ICP 增高是指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积 水、脑梗死及颅内炎症等病理损害进展至一定阶段,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 加,导致 ICP持续超过正常上限,从而引起的相应综合征。可以通过有创 ICP 监测、腰穿测压来诊断 ICP 增高,也可通过临床、影像、其他无创脑 功能监测等间接征象诊断ICP 增高。(2)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机制:ICP 是指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流在颅内 所产生的压力,成人正常 ICP 为 70~2 mmH2O ( 1 mmH2O=0.9 8 kPa ),儿童为50~1 mmH2O 。颅内其中之一的体积增大时,必须有其 他的内容物的体积缩减来代偿。一般情况下,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5%时,颅内压开始增高。颅内压增高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 包括:①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在 ICP 升高的代偿期内,ICP 升高, 脑灌注压(CPP)下降,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存在,可使脑血管扩张和 脑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血流量保持稳定;ICP 继续升高至失代偿期,一般在 CPP 持续低于 50 mmHg (1 mmHg=0.133 kPa )后,脑血管自动调节 功能失效,脑血流量下降,造成脑缺血。②脑移位、脑疝:ICP 增高可造 成脑组织移位,移位脑组织挤入生理或病理性孔道后出现脑疝。③脑水肿: ICP 增高后造成脑组织代谢和血流改变,出现脑水肿。④库欣反应:ICP 增高后可出现脉搏减慢,呼吸节律减慢,血压升高改变。⑤胃肠功能紊乱 及消化道出血:ICP 增高引起下丘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应激性溃疡发生 率升高。⑥神经源性肺水肿:ICP 增高可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升高。(3)治疗方案:ICP 的绝对值、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