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老年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讨论现状(全文)2025 年 Lancet 的讨论结果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三亿,在过去 十年增长了 20%[1]。而中国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有 超过三千万人出现抑郁症状,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16.57%[2],由于抑 郁症所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 513.7 亿元[3]。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有 30%会 出现抑郁样行为的临床表现,其中 15%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并且有 6%的 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4]。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焦虑抑郁已经 成为威胁老年身心健康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是以持 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感性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导致躯体功能持续下 降、萌生自杀倾向、降低手术预后等结局。因此,对于接受手术治疗或接 受长期住院观察的老年患者更应该视为心理亚健康的特别群体,社会及医 护工作者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围术期焦虑抑郁是外科手术心理应激反应中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5], 由于手术创伤、麻醉相关风险、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超过三分之一围手术 期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6,7。手术类型对患者焦虑抑郁 影响较大,其中接受腹部手术患者焦虑发病率为 32%,骨科手术患者焦虑 发病率高达 50% ;此外,围术期抑郁状态在非心脏手术患者中发生率为 24%,而心脏手术患者抑郁发生率可达 32%〜43%[8]。围术期焦虑抑郁发病原因与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由于老年患者大脑功 能退化、机体功能失调,从而使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引发老年患者抑郁焦 虑情绪,此外也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创伤以及对围术期发生意外事件的应 激反应和恐慌情绪引起。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免疫系 统退变、神经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递质改变等因素相关[9], 并且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对应激反应模式和压力强度也影响围术期焦虑 抑郁的发生。此外,假如患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慢性痛苦病史、癌症病 史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亢、肾上腺肿瘤)等也可能增加围术期焦虑抑 郁发病率。总而言之,老年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是由于社会环境、外科创 伤以及自身应激之间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引起。围术期焦虑抑郁会给老年患者和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围术期焦虑 抑郁情绪的变化可造成皮质醇等激素释放,使机体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对 老年患者围术期生理状况、痛苦耐受以及术后康复均有不利影响[10]。围 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可引起冠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