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肠道菌群-肠-脑轴的讨论进展(全文)摘要肠道菌群-肠-脑轴在神经、精神发育和胃肠道疾病的生物和生理学基础研 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肠道菌群和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代谢产物仗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多种途径相互沟通。影 响宿主菌群组成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分娩方式、感染、抗生素的使用、 营养状况、环境压力源、生活习惯和昼夜节律等。焦虑症、抑郁症、肠易 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孤独症等多种疾病涉及肠道菌群-肠-脑轴 改变,动物模型、粪菌移植、脑成像和菌群基因组测定等讨论方式的进展 对了解肠道菌群-肠-脑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群 已成为肠-脑轴的关键调节点。对无菌动物的讨论表明,体内缺乏微生物群, 大脑会受到明显影响;给予特定细菌菌株或受微生物感染的动物或人的行 为则发生了改变,且在生命早期或成年前使用抗生素会对大脑、脊髓和肠 神经系统造成长期影响。某些临床诊疗经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的重 要作用,如肝性脑病可通过使用抗生素清除肠道微生物来治疗。为更深化 地了解和探究相关机制,肠道菌群-肠-脑轴的概念由此出现,本文就其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肠道菌群-肠-脑轴的概念 人体内微生物群绝大多数定殖于肠道。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双向信息沟通 网络,肠道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讨论人员据此提出"肠道菌群-肠- 脑轴"这一概念。肠道菌群-肠-脑轴的信号沟通途径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有许多潜在的沟通途径,包括从神经支配的、高度可 调节的神经元途径到难以测量的小分子信息传递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和递质: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通 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结合作用调节宿主的生理稳态。肠道细菌通 过合成与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或代谢产物作用于神经系统[1]。乙 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最主要的自主神经递质,其中乙酰胆碱从神经末 梢释放后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的烟碱受体包括十氨基丁酸、甘氨酸和一些 谷氨酸受体)而发挥作用。交感神经活动能改变平滑肌的胆碱能传递、括约 肌收缩功能、肠黏液层的厚度和组成,并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诱导中性粒 细胞聚集和刺激体液免疫应答定位炎症反应。迷走神经分布着大量的肠调 节肽和肠道代谢产物受体,是肠道菌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途径[2]。 应激状态下无菌小鼠的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