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胞外囊泡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与讨论现状(全文)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在月经周期的一段特定的 时间内,胚胎在子宫内膜表面完成定位、黏附、侵入,这段特别的时期称 为种植窗,通常在排卵日后的 6~10d。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 进展,优质胚胎移植成功率可提高到 50%,然而难以得到进一步改善。深 入讨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机制,提高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对辅助生殖治疗中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已有一些讨论 表明,囊胚进入子宫腔内,便开始了母胎沟通,宫腔内来源于母体和胚胎 的胞外囊泡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的产生有助于胚胎植入过程的顺利进行; 而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治疗可改善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因此,本文围绕胞外囊泡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进行阐述。1、胞外囊泡概述胞外囊泡是细胞释放出的一种双层膜结构的小体,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包 括核酸、脂质、蛋白等,是细胞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方式。根据胞外囊泡的 产生方式和大小可分为 3 类:外泌体、微泡、凋亡小体。外泌体是直径 50~150nm 的颗粒,为起源于细胞的多泡体;微泡的直径为 2~10nm 由细胞膜脱落形成;凋亡小体的直径为 8~50nm,是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形成的泡状小体,内含 DNA 物 质及细胞器。在种植窗,子宫内膜、蜕膜、胚胎、精液、输卵管等不同组织或细胞均产生胞外囊泡,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胞外囊泡2.1子宫内膜来源的胞外囊泡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所产生的外泌体携带 miRNAs 、蛋白质和线粒体成分,可被胚胎的滋养外胚层细胞摄取, 其中的 miRNAs 通过靶向 sFRP2 和调节 WNT 信号通路促进滋养细胞发 育,其中的母体线粒体 DNA 可调节胚胎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从 而促进人滋养外胚层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讨论表明,经子宫内膜上皮来源 的外泌体处理后的囊胚着床率增加。对子宫灌洗液中胞外囊泡的蛋白质组 分的讨论帮助我们深化理解了胚胎发育、着床和成功妊娠的关键生物学过 程。胞外囊泡的蛋白质组分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动态变化,而在窗期的胞 外囊泡则给予了滋养外胚层细胞侵袭和抗氧化的特性。因此,讨论子宫灌 洗液中胞外囊泡所携带的蛋白质信息,为预测胚胎植入的种植窗提供了一 种新的微创检测手段。2.2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 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 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