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胰管狭窄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进展历史及临床进展(全文)摘要胰管狭窄是胰腺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胰液流出受 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诱发腹痛和加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 退。扩张胰管、通畅引流为胰管狭窄的治疗核心。随着经内镜下逆行 胰胆管造影术的不断完善,内镜治疗逐渐成为胰管狭窄的一线治疗方 法,常用手段有括约肌切开术、狭窄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其中,括 约肌切开术和狭窄扩张术效果不持久,常作为支架置入术的先导步骤。 本文就胰管狭窄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进展历史及临床进展进行了综 述。胰管狭窄是胰腺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多位于胰头部,可导致 胰管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诱发腹痛及加速胰腺内外分泌 功能减退。目前对主胰管狭窄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内镜学会认定的 标准为:主胰管上游直径不小于 6 mm ;在狭窄上游插入 6 Fr 导管时 造影剂无法流出;从狭窄上游插入的鼻胰管中连续注入 1L 盐水持续 12〜24 h引起腹痛,以上 3 条满足 1 条即可 m。扩张胰管、通畅引 流为胰管狭窄的治疗核心。随着 ERCP 的不断完善,内镜治疗逐渐成 为胰管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常用手段有括约肌切开术、狭窄扩张术 (塑料探条、金属探条、柱状球囊)和支架置入术。括约肌切开术和 狭窄扩张术效果不持久,常作为支架置入术的先导步骤。因此,胰管 支架置入术在胰管狭窄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01 胰管狭窄的形成原因我们根据狭窄类型的不同,将胰管狭窄分为广义狭窄和狭义狭窄。 狭义的胰管狭窄是指炎症、创伤和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胰腺纤维 化、瘢痕挛缩,进而导致管腔狭窄,常见病因有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 ) 、 车 祸 伤 、 医 源 性 损 伤 和 胰 腺 分 裂 (pancreas divisum,PD)。广义的胰管狭窄除了以上病因外,还包括外部因素 导致的胰管狭窄,但胰管本身结构并未明显改变,如外源性压迫(胰 腺癌、胆 管 癌 、 壶 腹 癌 等 ) 、 Oddi 括 约 肌 功 能 障 碍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 )和胰管结石等。02 胰管支架的进展历史自 1983 年 Seigel[2]首次在十二指肠镜下成功将塑料胰管支架置 入主胰管用来缓解 CP 症状以来,胰管支架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材 质的不同,胰管支架可分为塑料支架、自膨式金属支架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SEMS )、生物可降解自膨式支架 (biode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