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腹腔内补片修补术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进展,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 IPOM)现已成为治疗腹壁疝的主流术式之一。但在现有的国内外 相关指南中,对 IPOM的认识仅限于从修补层次角度理解,并未详细介绍 其定义、适应证以及手术操作等内容,而且在发生并发症原因方面也存在 诸多争议,缺乏相关的总结性证据和建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撰写并制定本共识。本共识的制定 以问题为导向,在广泛查阅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专家意见,并权 衡相关治疗策略的预期效益和潜在危害,经反复多次讨论和投票,最终达 成一致结论。每个问题均严格根据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证据评 价标准给出推举意见及证据等级。经专家讨论,IPOM 的中文全称确定为“腹腔内补片修补术”,定 义为通过开放和(或)腹腔镜等手术方式,将补片植入腹腔内,完成腹壁 疝修补的一类手术。IPOM 分为腹腔镜 IPOM (包括杂交 IPOM)和开放 IPOM (本共识中指通过桥接修补的 IPOM)。问题 1:对于中央区腹壁缺损修复,IPOM 是否更具优势推举意见:IPOM 治疗中央区腹壁切疝更具优势。证据等级:2a,推举等级:B。专家赞同率 94.7%。评论:前腹壁中央区的腱性结构对维持腹壁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具 有重要意义[1]。前腹壁传导的各方向力交汇于此,导致其承受的张力最 强[2 ]。因此,在修补中央区腹壁缺损时需要考虑腹壁重建后的强度问题, 以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同时,还需要尽可能保护中央区腹壁的腱性结构。 IPOM 可以同时满足这些要求。首先,补片修补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其 次,将补片放置于前腹壁所有力学结构的最深层,更符合力学原理,并可 进一步提升修补后的腹壁强度。另外,相比于其他修补方式,IPOM 对腹 壁力学结构的破坏及血管、神经影响最小,能够保护中央区的组织。讨论 结果显示,相比于开放肌后补片修补(Sublay)、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eTEP )和微小切开放 Sublay (Emilos )等术式,在治疗中央区腹壁 切疝时,IPOM 在预防复发、血清肿和慢性痛苦方面具有优势[3]。问题 2:不同腹壁缺损大小情况下如何选择 IPOM依据《腹壁切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 年版)》将腹壁切疝根据缺损 大小分类如下[4]。( 1)小切疝:腹壁缺损最大径<4 cm 。(2 )中切 疝:腹壁缺损最大径为 4~8 cm 。(3)大切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