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RAESC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2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EHRAESC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2025-10-17 22:38 来源:作者:郭继鸿 昃峰字体大小:随着临床诊疗的不断进展,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2025 年欧洲心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HRA/ESC)公布了新的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部步化治疗指南[1]。该指南的公布标志着国际领域对心脏起搏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理念的进一步更新。与既往指南相比,新指南中关于起搏的适应证削减,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放宽。新指南共包括 65 条推举意见,其中,Ⅰ类推举意见约占 35%,Ⅱ a 和Ⅱ b 类推举意见各约占32%和 17%,Ⅲ类推举意见约占 15%。在证据等级方面,只有 9%为 A 级证据。一、心脏起搏器治疗(一)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症状及诊断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新指南关注的重点在于,患者的心律失常是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否有心电图记录,而不同于既往指南将患者根据病因(例如,窦房结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或束支传导阻滞)进行分类指南根据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作特点分为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其中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根据病变的部位分为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室传导阻滞两大类,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则根据有无明确的心电图记录分为两类(图 1)。图 1 需要起搏治疗患者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分类 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可以由多种机制引发,最常见的机制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的脑血流灌注不足,常见的症状包括晕厥、头晕、乏力等(表 1)。症状性的心动过缓则是起搏器治疗的重要指征,因此推断症状与心动过缓的关系十分的重要。另外,在诊断方面持续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可以根据心电图表现作出诊断,而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通常需要根据长程的监测才能做出相应的诊断。记录到一次事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反复发生的事件可造成患者损害,甚至死亡。表 2 列出了相关症状发作频率及建议使用的心电监测技术。 表 1 心动过缓(SB 和 AV 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 表 2 根据症状发作频率,建议选用的心电图检测技术(二)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2],起搏治疗并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起搏治疗的核心意义在于改善临床症状(如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