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与解聘员工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设计范例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且有效的劳动合同。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发生在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完毕之前。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4、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注意:1、签订书面的解除协议。2、协议中明确解除合同的提出方.“经乙方申请,甲方同意,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否则,甲方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案例一:甲方有意解除劳动合同,与乙方(业务员)达成一致,双方约定“合同从年 月 日起解除;甲方已经给乙方支付完毕经济补偿金及工资等事项.”双方于 28 年 8 月 30 日签字,8 月 31 日,甲方将 340 元款项全部打入乙方帐户。后乙方申请仲裁,主张,协议有效,但未明确约定款项及补偿标准;协议未明确由谁提出,应视为甲方提出。判决结果:甲方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给乙方,共 180 元.3、解除协议中需明确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义务.A.工作交接及法律后果。B.X 作终止,明确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员工除工作交接外,应立即停止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一切业务。C。财务返还及责任。D。债务清偿及责任°E。其它,如保密协议等。4。用人单位尚应尽如下义务:A.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B.在 15 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C.用人单位提出的,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D。对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留 2 年备查。问题1、假如劳动者拒绝进行工作交接并一走了之,用人单位应如何应对?A. 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交接进行约定。B. 经济补偿金在劳动者进行工作交接时支付。C. 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工作,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定期作工作总结上交公司备案,并将其定为每年的考核内容。2、未签订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法律后果。一方面,无法证明是谁提出解除,根据举证责任负担,视为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无法明确约束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应尽义务,用人单位存在无法向劳动者主张违约责任的风险。3、未注明解除劳动合同提出方的法律后果。4、未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和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的法律后果.未出具证明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其它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