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组(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境内疫情多点散发,我乡面临境内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大。为进一步压实政府、部门、单位、村组(社区)和个人“五方责任”,科学精准做好全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根据“三减少、三加强”(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游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管理、加强定点诊治)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切实巩固全乡疫情防控成果。二、工作要求(一)坚持预防为主1 .加强监测预警。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提高甄别能力,加强对发热、干咳、咽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2.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村宣传栏、广播、流动宣传车、悬挂标语、微信群和告知书等多种形式,采纳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自发防控网,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村(居)委会报告。落实流感等多病共防措施,提倡村民养成常通风、勤洗手、一米线、少聚集、戴罩并定期更换、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聚餐使用公筷、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3. 改善环境卫生。深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村(居)民小组、每个家庭。村(居)委会要对辖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村(居)民小组、垃圾中转站、建筑施工场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有效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二)加强精准管控1 .强化重点人员管理。各村(居)要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摸排辖区外来人员流入情况,对村(居)小组、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切实做好农贸市场工作人员、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医、春节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冷链食品相关工作人员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