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中国”──从分权到民主化的改革 通过权力下放和市场化,中国已经在经济转型的轨道上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大体维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相比之下,中国政治进展的道路并不明朗。现行的政治权力结构固然有其支撑经济进展的功能,但是,毫无疑问,它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极其巨大和严重。如何建构既能保障现有的经济进展动力、又能消除严重的负面后果的政治权力架构,越来越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甚至可能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中心问题。 晚近一波的世界范围政治民主化已走过了高潮。在中国今日的语境中,民主似乎正日益成为一个负面色彩多于正面价值的理念,而民主之外的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却并未因此而获得新的生命力或正当性。非民主政治在今日世界的延续,往往不仅要从民主世界借用物质力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力,而且还要从自由、民主的思想体系中借用精神的元素来维持自己的正当性。这只能说明,政治的自由化与民主化,不管是否遇到阻力,仍然是人类政治生活的主流追求。问题在于,在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面临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少民主自由因素、而现行政治权力又高度集中的国度里,如何实现民主化,并且不因民主化而牺牲经济进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地位等其它多种利益。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中国政治进展如何从经济改革中的行政分权逐步走向政治权力的民主化,文中提出的思路是“县政中国”。“县”是中国最具传统的行政区划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权力架构下极为重要的一级政治层级与行政区划。2001 年底,中国共有 2,861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包括 1,489 个县、393 个县级市、116 个自治县、49 个旗和 3 个自治旗,此外还有 2个县级特区、1 个县级林区和县级以上城市中的 808 个市辖区。 若扣除其中的市辖区、特区和林区,县级行政单位的数量约为 2 千多个。在目前的 5 级行政架构下,这 2 千多个县级单位虽然属于层级较低的第四级,但各自的规模并不小。在东部人口密集的省区,大县往往有 100 来万人口,全国约有 172 个县的人口甚至超过 100 万;在西部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每个县的人口比较少,但辖区却往往面积广阔,动辄上万平方公里,有些达到 10 多万、20 多万平方公里。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家的面积还不如中国最大的县大。这样的人口和地域规模说明:县政的建设,本身就可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正是着眼于这样的现实存在,本文提出:大体上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