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以内数的认识》评课(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1000 以内数的认识》评课“1000 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 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陈老师的这节课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更加中重视学生数感的培育和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验,“以学生进展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一、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陈老师在本节课开始时,先介绍时下孩子们喜爱的动画形象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和大家见面,让孩子们和这三只小动物一起学习今日的数学知识,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随即马上出示一个由 100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并出示提出灰太狼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在学生兴趣高涨中开始了本课的学习,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更精彩的是,三只小动物的故事贯穿全课,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二、重视概念理解和数感培育进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 100 以内扩展到 1000 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在引出 1000 之前,陈老师引导学生先一个一个地数,并媒体演示是个小正方形排成一竖列,得出并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十”,随即问到:“接下来谁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好地数出来?”让学生思考想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 10 个一百是 1000。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不断进行强化,信任学生脑中所建立的 1000这个概念,已经比较深刻了。然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沟通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紧接着,陈老师又用“1000 根小棒”“100 张 A4 纸与 1000 张 A4纸的比较”“根据学生瓶子里 100 粒黄豆的数量猜老师瓶子里的黄豆数量”等活动,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猜一猜,充分感受1000 的大小,再次加深对 1000 的感知,完成了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了1000 的数感。而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