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对古老民族的文化批判与反思 论文关键词:小说类型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反思批判论文摘要:由于作者的递更,《孽海花》由金松岑笔下的政治小说变为曾朴探究历史进展规律、批判与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小说。小说以赛金花为原型塑造了名妓傅彩云的形象,以洪文卿为原型塑造了状元金雯青的形象。透过傅彩云一生的历史,考察中国三十年“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以傅彩云的形象作为映衬,审视那个时代道德文章典范的状元金雯青,并通过傅彩云和金雯青的故事为主线。串起旧学名流与新学时代两个世界,把民族文化置于新的时代之中,从道德与文章——实际上是教育——两个角度,通过对新学时代旧学人物的批判实现作者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反思与批判。一、从狂飘激进的政治小说到文化反思的历史小说(孽海花》初印本原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乃吴江人金松岑(1874-1947)0 金松岑肄业于江阴南着书院,1898 年曾被荐试经济特科而未赴,在家乡兴办教育。1903 年到上海,参加由中国教育会办的爱国学社,当时蔡元培任此学校总理(即校长),“校内师生高谈革命,放言无忌”,金松岑非常活跃,故被中国教育会派往故乡吴江同里,发起组织支部。金松岑热心政治,思想激进,同邹容、章太炎、蔡元培等鼓吹民主革命。正值日俄战争前夕,目睹帝国主义侵略野心,故欲以小说反映当时的政治外交。1937 年,金松岑在给友人的信中回顾当年《孽海花》的创作,说:“作此书之岁,帝俄适以暴力压中国,留日学生及国内志士,多组对俄同志会(而洪氏前使俄,以重金购俄人所制中俄交界图,误将帕米尔之一部分划入俄国,俄人遂据之,为言官所勃)。赛金花于是岁方虐雏妓致死,系狱。同时系狱者,有名将苏元春,名士沈慈,得名妓而三。赛于八国联军入京时,因与瓦得西昵,赖一言而保全地方不少,故以赛为骨,而作五十年来之政治小说。”拒俄运动是 1903年全国群情激昂的热点,日本留学生组织义勇队,推举钮惕生、汤尔和归国,渴见北洋大臣袁世凯,请求发给铜械,与俄人决战。金松岑与蔡元培等组织对俄同志会,发行《俄事警闻》以警告全国,而张园每周开会演说,鼓吹革命。不久,因《苏报》言论激烈,发生了苏报案,章太炎、邹容被捕。又发生了沈草案,沈尊被杖死宛平狱中。于是舆论激昂,群情热血腾涌,“几若全国一致,以奔满洲”,“震动人心较之俄日开战尤烈”。与邹容至交的金松岑开始着手创作《孽海花》。金松岑曾宣称:“吾欲吾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