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专业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解读当今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幼儿园老师作为幼儿的重要培育者和 教育者,不能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随着社会的进展,我国基础教育的观 念与实践也与时俱进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幼儿教育向着更加人本化、专 业化、法律规范化的方向进展。《幼儿园老师专业标准》中提出的“幼儿为本” “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反映出了新形势下教 师专业进展的丰富内涵。一、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 幼儿身心进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欢乐健康 成长。 《幼儿园老师专业标准》(一)什么是“幼儿为本” ?“本”可以指: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 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园老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儿 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 个幼儿的全面进展等,是“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误区一:“幼儿为本”不是“幼儿唯一”,提倡“幼儿为本”但不能 将之孤立化。“幼儿为本”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来保证,否则“幼儿为本”就会成 为一句空话。许多实例表明,离开了成人的正确理解、引导和支持,儿童 的良好进展是难以实现的。关于幼儿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讨论也表明,在 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诸因素中,作为第一要素的“过程质量”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体验和经验的质量。而“过程质量” 中的“老师的亲和力”“对儿童积极肯定的态度”等要素是通过保育者与 幼儿的关系反映出来的。真正的“幼儿为本”是体现在以保育者与幼儿的“关系质量”为中心 的日常人际关系之中的,是体现在保育者与儿童无数次反反复复的互动之 中的。同时从影响“工作环境质量”的因素中也可以看到,保育者的工作、 生活状态、对工作的满意度、压力程度等都与幼儿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正因为此,重视幼儿老师的工作条件的改善、待遇的提高、减轻他们 的压力等是与落实“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的进展等不可分割地联 系在一起的。孤立地强调“幼儿为本”而给老师过多过大的负担或压力, 只让老师讲奉献、讲“一切为了幼儿”,而不顾及老师的工作环境质量, 不改革幼儿园的管理为老师制造一个适宜的工作条件,“幼儿为本”是不 可能实现的。误区二:提倡“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