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纪实与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得《认识时间》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得精品教学资源!《认识时间》教学纪实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 1 年级下册第 7 单元认识时间。教材简析:本节课要认识得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得时间及 1 小时与 60 分钟得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得基础上展开教学得,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 1 分 1 分数得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得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得认识钟表得经验。并已会认读整时与半时,积累了一定得认识时间、看钟表得方法,所以本课是以学生得生活经验为基础,利用知识得迁移进行教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得总结和升华。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乘法,所以学生在认写分针所指得大刻度得时刻,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学时要予以突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得时间,理解 1 小时=6 0 分钟。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得方法,培育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得时间,学会两种记录时刻得方法。理解 1 小时=60 分钟。教学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教学设想: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对于低年级得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因此,本课伊始,老师用一个谜语紧紧吸引学生得注意力,顺势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2、自主探究。发现新知。巧妙地引导学生从静态得钟面上发现 1 大格里有 5 小格,一共有 60 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数一数得方法,在动态得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得意义。同时我们将结合学生得年龄特点和学生得认知规律,设计对口令游戏,帮助学生来记忆这一知识,为准确、熟练地认读时间奠定基础。3、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得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得、主动得和富有个性得过程。我们为学生提供充分得时间与空间,在拨表得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拨出喜爱得时刻,还要说出这个时刻在干什么?这样既能检验学生认读时间得情况,还能建立时间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动得课件演示能直观、有效地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理解。1 小时=60 分钟这一知识是本节课得重点,我们不想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