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品管理制度 一、 不良品控制原则: 1. 当检验中发现不良品后, 工程部应以检验报告单通知各相关部门; 2. 一旦发现不良品, 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标识; 3. 做好不良品的记录, 确定不良品的范围, 如: 生产时间、 地点、 产品批次、 设备、 责任人等; 4. 由检验员会同技术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价, 并提出处理意见, 以确定是否能 让步接收或返工、 报废或拒收, 相关责任部门应严格按处理意见对不良品进行处理; 5. 应将不良品与合格品隔离存放, 防止在处理前的误用; 6. 根据处理意见, 各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处理, 检验员监督实施。 二、 包装材料不良品的控制: 1. 包装材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 并做好标识; 2. 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负责通知供方, 退换或索赔; 3. 检验室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 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 4. 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三、 不合格原料的控制: 1. 原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 并做好标识; 2. 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负责通知供方, 退换或索赔; 3. 工程部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 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 4. 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5. 对于能够让步接收的, 生产部要按检验处理意见对原料进行处理。 四、 半成品不良品的控制: 1. 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 并做好标识; 2. 生产部按不良品处理意见对半成品不良品进行处理, 返工或报废; 3. 对于不能返工的不良品严禁包装出公司, 返工后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 合格才能包装。 五、 成品不良品的控制: 1. 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 按处理意见对能够返工的进行处理, 对不能返工的作报废处理, 并要查找原因, 责任人; 2. 返工后的成品必须重新检验; 3. 不良品不准进入仓库, 不准出厂。批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