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不规则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不规则抗体检查也称红细胞抗体检查,是指不符合 ABO 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即抗 A、抗 B 以外的血型抗体。ABO 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 或某种抗 B 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多数为 IgG 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别介质(酶、抗人球蛋白、聚凝胺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临床上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假如交叉配血不认真,或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检查不出 ABO 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而此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虽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仅为 0.37%,但是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加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在输血中要常常警惕这种输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当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时,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才能达到安全输血之目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也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与其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 性质的不规则抗体,引起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凡是以 IgG 性质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理论上都可以引起 HDN,因为 IgG 性质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胎儿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甚至并发核黄疸。因此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孕妇也应作不规则抗体筛选,若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应作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Rh 血型中 D 抗原的抗原性强于 E 抗原的抗原性,因此产生抗 D 抗体的几率大于抗 E 抗体。抗 A1 抗体为 A 亚型中不规则抗体,它的存在提示我们在注意 ABO 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 ABO 亚型中的不规则抗体,因为它也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个因素。抗 M 抗体为冷凝集素,很少在37℃有活性,一般在体内不能引起溶血反应,但患者处于低温麻醉状态下手术时应注意,因为此类抗体可激活补体。当机体的体温在冷抗体最适反应温度范围内(4~20℃)时,可发生溶血反应。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 Rh 血型系统,除抗 D 外,其他如抗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