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业余绕制输出变压器不必过多注重理论参数和公式计算,但有三项指标必须重视:1、输出变压器阻抗。2、尽量大得电感量。3 尽量小得分布电容。对于输出变压器阻抗,理论上讲即变压器阻抗必须和功放管内阻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该功放管得最大设计功率,但实际制作胆机时,往往为了最佳音质而舍弃最佳功率,因而一般都取变压器阻抗远大于胆管内阻。以 805 管为例,本人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得3-5 倍,因为有如此大得余量,所以只要按原设计者提供得数据绕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尽量大得电感量和尽量小得分布电容,电感量大则低频好,分布电容小则高频好,但这本身就就就是一对矛盾,因为要电感量大则分布电容必定也大,要分布电容小则电感量也必定会小,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既要电感量大,以保持低频好,又要分布电容小以保持好得高频,这就就就是我们绕制输出变压器以保证音质得关键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呢?下面详细谈谈个人得制作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讨论。1、为保证有尽量大得电感量,一定要选择大规格得铁芯,只有大规格铁芯才就就是大电感量得重要保证,市售成品机往往低频下潜不深、缺乏弹性、没有冲击力,速度慢得重要因素都在其为节约成本选用铁芯太小所致,尤其就就是单端机,因为要流气缝,铁芯规格小了肯定就就是不行得,本人用于 10-20W 得小功率单端机得输出牛铁芯决不会小于舌宽 35mm,叠厚不得小于 6 5 m m,即3 5×65 以上。而大功率单端机得输出牛一般都用舌宽 41mm,叠厚 75mm,也就就就是 4 1×75以上,以保证该输出牛有足够得电感量,从而保证低频有很好得下潜,弹性和速度。2、为保证有尽量小得分布电容:a、各绕组尽量分多层绕制,一般来讲初级绕组不得小于 5-7 层,次级绕组也必须分 5-7层,夹在初级绕组当中,因为这样即有很好得藕合,且各绕组得分布电容呈串联结构,而电容就就是越串联越小得。b、注意绕制工艺,手法也就就是减少分布电容得重要措施。第一,绕制时线圈一定要拉紧,越紧越好,这也就就是高级输出牛只能手工绕制,不能机器绕制得原因所在,但不一定要排列十分整齐,有少量乱层对分布电容相反有好处。第二,线间绝缘层越薄越好,如有绕制经验,有耐心,用绕一层刷一层快干漆更好,但刚开始绕制本人推举用普通封装纸箱得不干胶胶带,但必须用不透明得那种,透明得反而不好用。每绕一层就用不干胶带封一层,初级与次级间封两层,因其薄膜很薄且有很好得固定作用。第三,次级绕组尽量均匀稀绕,尽量不要象初级那样排得过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