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金融合作:历史“现状与后危机时代的前景 内容提要 俄罗斯是 中国 的重要战略伙伴,在后危机时代讨论如何拓展两国 金融 合作的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回顾中俄金融合作的平台机制、领域及瓶颈问题为基础,以中俄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诉求为主线,探寻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在共建合资银行、开发能源金融、实施货币政策协调及主权基金运行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合作 中俄 后危机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 2025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治理进一步凸显了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意义,而国家之间的关系由相互孤立向复合性的相互依赖状态转变的趋势也将会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世界中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种相互依赖会产生深化国际合作的客观要求,而在众多的国际 经济 合作中,金融合作的地位尤为突出。这不仅因为金融是 现代 经济的核心,而且还在于国家间金融领域日益深化的相互依赖性使任何国家自身的金融 进展 及其实行的金融政策都有可能受其他国家金融事件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反之,一国所发生的金融事件和实行的金融政策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于是国际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由此得以彰显。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多边金融合作的基础是运行良好的双边合作。在众多的伙伴国家中,无论在国际 政治 舞台上还是在世界经济事物中,同是经济转型国家且地理毗邻的俄罗斯对于中国而言都举足轻重,与其开展和深化科技、政治、经济、文化、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在中俄两国众多的双边合作领域中,金融合作的水平与成效无疑又是基础与关键。 于是,我们看到在中俄两国政治与经济依赖性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推动和深化双边金融合作的动因完全蕴含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进展的现实需要之中。这不仅是因为中俄互为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因为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白热化,两国同样面临来自西方世界的猜疑、挤压,甚至金融攻击。尽管中俄两国之间也不可避开地存在竞争,但双赢的合作会使双方的收益更大。因此,在业已取得的成果之上,讨论中俄两国如何顺应全球趋势,挖掘合作空间,既推动经贸的拓展、又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中提携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俄双边金融合作 的平台机制、领域及瓶颈问题 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过程中,包括银行间汇兑、结算、信贷、担保等在内的金融服务必不可少,而且贸易合作越深化,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种类越广泛、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