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_第1页
1/8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_第2页
2/8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_第3页
3/8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9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的教育部门经费短缺,而且过于地方化。省级政府对贫困县的补助薄弱且缺乏系统性。在增加对农村和城镇地区初等和高等教育的投入之前,有必要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公共资金的效率。在中国,提供教育服务是十分地方化的。超过 90%的教育支出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本文提供的数据表明 70%的教育支出是由县、乡/镇承担的。在农村,县、乡/镇政府负责基础教育,提供教育服务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服务。平均来说,一个县要把四分之一的支出用于教育(教育部,2000)。本文通过考察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评估公共支出结果的公平、效率和效益。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两项重要的改革。第一项改革是下放权利和责任——地方政府负责进展基础教育。第二项改革就是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过去是政府完全承担所有教育经费,而现在政府财政拨款只占整体教育支出的一半。这些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区的积极性,但同时也给地方财源和管理能力带来了更大的要求。 在中国,教育是一项目庞大的事业。考虑到其规模,中央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是下放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1999 年,中国有 609,626 所小学和 63,086 所初中,老师人数达 900 万。全国小学生人数为 1.35 亿,普通初中生达到 5799 万(表 1)。但是,分权所面临的必定挑战就是:分到什么程度?如何协调各级政府?如何筹措教育经费? 表 1 中国普通小学和初中基本数据 资料来源:1996 年,1998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过去 10 年来对教育部门的批判在增加,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关的问题。首先,贫困地区不能为学龄儿童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而且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还远未实现。其次,各地区教育质量的差距巨大,且越来越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基础教育筹资地方化之后,在地方政府自身财政收入匮乏的情况下,没有中央政府足够的均等化转移支付相配套。这也反映了预算体制和激励机制的缺陷。由于县、乡/镇政府之间的职责缺乏明确的划分,在财政收入匮乏的情况下,尤其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的安排为:第一节有关中国教育政策和现状的背景情况;第二节讨论教育筹资;第三节检查预算行为及其对结果的影响,第四节总结教育支出成果。 一、背景情况 1.1 国家政策框架 中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了教育在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1986 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义务教育与公共财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