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教程》复习题归类整理第一类填空题1. 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2.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 4.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5. 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6. 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 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7. 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8. 瓦舍 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9. 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10. 金院本 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11.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12.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13. 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14.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 、 《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15. 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 1. 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 2. 描写 婚变、以责备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 16. 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处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 17. 《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18. 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19. 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20. 南戏 是公元 12 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21.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22. 元代后期南戏进展出现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