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史备考题(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同学们:现将本章习题(共 3 题)发给大家,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堂的线索,形成清楚简明、有理有据的回答。也欢迎大家就习题本身或习题涉及的内容提出意见、商讨。第三章 史前、夏、商时期的海洋经济1.试述我国历史上沿海地区的东夷、百越族群与海洋的关系在距今 4200 年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华大地上至少有四大族群在活动。他们是黄河中上游的炎黄族群,淮河流域、黄河下游以及北方沿海的东夷族群,大湖区域以及西南地区的南蛮族群或称苗蛮族群,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族群。其中东夷族群与百越族群制造的文明都带有海洋文明的色彩。特别是百越族群居住在温暖的南方,可以常年在海上活动,他们的衣食住行处处表现出海洋民族的特征。后来百越族群中的一部分建立了越国,所以我们又把百越族群称为古越人。略有不同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各个族源中,唯有古越人是海洋民族,在中华民族制造光辉灿烂的大陆文明之前,他们已经开创了更早的海洋文明。2.结合以下材料,简单谈谈我国史前沿海地区的海洋活动。材料 1:胶县三里河遗址,在其大汶口—龙山文化地层和灰坑中发现了鱼骨和大片鱼鳞堆;在 66座大坟口文化墓葬中,则有 11 座墓随葬了海鱼。经过鉴定,这些鱼骨和鳞片所属的鱼类,主要有鳓鱼、梭鱼、黑鲷、蓝点马鲛。鳓鱼属鲱科鲱形目,也叫鲙鱼、白鳞鱼或曹白鱼,属于海鱼。材料 2:在大量的史前遗址中,渔具也常常被发现,它们对我们了解当时海洋渔业有一定帮助。在大连地区,骨钓针、鱼钩(骨质和铜制两种)、鱼叉和网坠(石质和陶质)都有大量发现,而且还发现了制作铜鱼钩的石范。材料 3:夙沙氏始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北堂书钞》引《世本》)材料 4:青州“厥土白坟,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尚书·禹贡》)。材料 1 和 2 所描述的是我国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3,4 描述的是我国古代海盐提取活动,史有夙沙氏煮海为盐之说,夙沙氏也被后人称作盐宗。3.试概括史前、商、周海洋经济进展的特征。笔记第三编1.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 6 世纪,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股华夷融合的趋势,简述这一融合过程,并分析其在中国海洋经济进展史中的影响和意义。2.春秋战国时期,燕、齐、吴、越、楚等诸侯国都曾经是沿海国,试以其中一国为例,简述其海洋经济的进展。3.试述我国古代的海盐业官营 实行的财经政策。西汉初年对盐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