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特殊教育中的四个问题

中国特殊教育中的四个问题_第1页
1/27
中国特殊教育中的四个问题_第2页
2/27
中国特殊教育中的四个问题_第3页
3/27
中国特别教育中的四个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别 教育 获得了举世瞩目的 进展 ,2025 年残疾儿童的入学、在学人数是 1978 年的 12 倍;我国不仅有残疾儿童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还有大量的残疾儿童或残疾人在普通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随班就读。但是,残疾儿童入学、在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依旧很大。这些成绩和差异与民间文化、执政水平、 法律 和教育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因此,要使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再上一层楼,就必须关注、 讨论 、改进这四个 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特别教育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别教育尤其是残疾儿童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例如,1978 年我国残疾儿童的在校生的人数为31,000 人,1996 年为 321,000 人,而到2025 年,则达到了 371,800 人。仅仅从人数上看,2025 年的残疾儿童在校生数就是1978 年的 12 倍。同时,我国特别教育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不仅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门学校,也有专门的残疾人大学或系科,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随班就读;不仅有政府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还有群众团体或组织、个人举办的学校;不仅有残疾儿童如盲、聋、弱智儿童的专门教育,还有肢体残疾、特别才能、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的专门教育。我国特别教育的成绩巨大,但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率的地区差异很大,不仅 农村 地区和城市有差异,东、西部也有差异。同时,残疾儿童的教育效益也存在差异。不仅盲、聋、弱智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而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学效益差距也很大。何以在特别教育进展迅速的同时,又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异呢?本文从我国近 20 年的经验出发, 总结 出四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家沟通。1 民间文化成绩的取得和问题的存在与民间文化的变化或与某些要素关系密切,或者说,特别教育问题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例如,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为了残疾的孩子却不辞辛劳地到处求医问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有的聋儿家长甚至连续好多年替孩子在学校上课,然后回家再教给孩子,直至使孩子获得大学文凭。在盲、聋、弱智三类儿童中都有这样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反映出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慈爱、怜悯和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文化特点。相反,有的家庭其实不贫穷,可就是不让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学。这些家长认为,家庭可以养活他,不需要出去念书。还有人认为如让别人知道有一个残疾孩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特殊教育中的四个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