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_第1页
1/26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_第2页
2/26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_第3页
3/26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12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现当代史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 20 世纪早期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与),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柔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主张以有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的结束和的开端。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1919 年 7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31 期上发表《多讨论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他主张“少谈些主义”,是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胡适主张“多讨论些问题”,是反对“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地进行改良。同年8 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35 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讨论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通过论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香港海员大罢工:香港海员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而进行的大罢工。1922 年 1 月 12 日,香港的中国海员工人反对英国资本家的压榨,要求增加生活待遇,遭到英国资本家的无理拒绝后,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林伟民、苏兆征等领导下开始罢工。至 3 月 8 日,终于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宣布撤销封闭工会的命令,并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罢工胜利结束。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公认的斗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京汉铁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亦称“二七”大罢工,是 1923 年 2 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组织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罢工。“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98535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