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回风石门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概况: 中央回风石门避难硐室位于中央回风石门第 L02 号交岔点以南东侧 17930㎜(中—中)。主要目的是根据“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要求,当放炮或煤层发生有声或无声突出征兆时,便于施工人员避难所用。 该硐室属岩巷施工掘进断面为 B(掘)*H(掘)=3240*2620㎜,S掘=7.36m2;净断面为 B(净)*H(净)=3000*2500㎜,S 净=7.125m2。腰线距巷道底板为 1000㎜。工程量为 4500㎜。巷道采纳锚网喷联合支护,喷浆厚度为 120㎜。 二、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施施工场地点主要有电缆及风筒,其对面为风水管线。施工之前要将施施工场地点前后 30 米以内的电缆放入水沟内并用大板盖好,同时将拨门处的风筒往上吊挂,风水管线用大板掩护好,以免被放炮崩坏。 三、施工方式 采纳人工打眼放炮掘进,人工出货,1.5 吨固定式矿车运输,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检查→打眼→放炮→安全检查→临时支护→出货→ 打顶板锚杆→打帮锚杆。 四、支护方式及支护质量要求1、 超前、临时支护采纳戴帽点柱做临时支护。2、本工程采纳锚网喷的永久支护方式时,锚杆选用 Ф20㎜金属等强锚杆,L=2200㎜锚杆的间排距为 800*800㎜,锚固长度为 1300㎜,药卷使用 1 卷 K2335 和 3 卷 Z2335 树脂锚固剂,锚固力不低于 7 吨,金属网为 Ф6㎜@100*100㎜,压板为 120*120*10㎜金属钢板,喷浆厚度为120㎜,砼强度等级为 C20。3、永久支护的质量要求 (1)、锚杆要紧贴金属网及岩面,间排距为 800×800㎜,误差不得超过±100mm,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角度不得低于 75°,锚杆露出托盘小于 50mm,托盘螺帽安装必须确保扭力在 100N*M 以上。初喷砼必须在 30mm 以上。 (2)、锚杆拉力:顶、帮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 7T。 (3)、金属网搭接长度为 100㎜,间隔 300㎜用 12#双股铁丝进行联网。 (4)、金属网必须紧贴岩面,如遇有局部掉顶,必须先喷浆支护顶板,然后紧贴掉顶部位按设计要求打支护锚杆进行支护,根据巷道净尺寸要求对掉顶部位进行造型,使巷道整体达到设计要求。 (5)、喷射混凝土料的配合比采纳 425#普硅水泥:中粗砂:石子(粒径 5~15mm)=1:2:2,在地面进行配比;喷浆前或二次喷浆面必须彻底冲洗巷道岩面,喷浆时必须保证喷浆厚度,喷浆后要每天坚持对后边所施工巷道的洒水养护工作,喷浆部位每班洒水不得少于 1~2次,并坚持洒水不少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