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 刘恩山(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刘恩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全球范围的科学教育讨论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进展,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理科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在诸多的讨论成果中,关于学生学习的焦点之一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和掌握。纵观知识教学的进展动态,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是国际上新近的讨论成果与国内流行的、以“知识点”为标志的话语体系几乎没有交集 ;其二是国际上已有的讨论成果才刚刚开始进入我国的科学课程体系的部分学科,如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等,尚未被我国多数的科学课程和教材研发人员及一线老师所接受和掌握。2025 年,在一项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比较讨论中,显示了双方在关于概念教学认知上的不同。双方在使用同样的术语来沟通的时候,对有些术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一问题的焦点就涉及到了生物学概念的表述和传递。经过五年时间的跟进讨论和本土讨论,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化的思考和更为清楚的认识,并基于国内外的讨论,将“凸显自然科学的核心概念”作为此次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要点。为使科学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一变化,本文就围绕着概念的表述与传递展开讨论和介绍。1 对概念的表述和传递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概念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概念名词(或概念术语)、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延,其中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实质;概念名词或术语是对概念的指代,当人们对同样的术语有着同样的内涵认定时,使用概念术语的沟通就变得快捷和流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或自然科学的概念。用科学生物学术语来传递概念。说到概念,老师们最先想到的是概念的术语,如遗传、基因、等位基因等。在课堂上,许多老师最常用的、最重视的内容也是科学和生物学的术语,认为概念名词或术语是传递科学概念最有效的方式。物理学上可以用“蒸发”这个术语来传递一个概念,生物学上也可以用“生态位”、“生态系统”这些术语来传递概念相关的重要概念。用陈述句或以命题的方式描述来描述概念的内涵。除了使用概念名词的方式,还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在教育发达国际基础教育阶段的理科课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