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 ”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回应当前广阔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及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进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我校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广阔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是培育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二、工作目标1、切实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缓解部分家长接送和照看学生的困难。2、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怀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实施原则本次课后在校托管服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成本分担、有效监管”的原则。1、学生是否参加托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及收费标准,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2、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3、我校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四、组织实施(一)服务对象为刚性需求的学生家庭提供基本的课后服务,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二)服务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除外)中午饭后至下午上学前、下午放学后至 18:前两个时段。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服务时间。(三)服务内容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围绕帮助学生培育兴趣、进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