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剂量的换算

中药剂量的换算_第1页
1/10
中药剂量的换算_第2页
2/10
中药剂量的换算_第3页
3/10
中药剂量的换算(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 克(或液体 250 毫升,下同) 升=液体 200 毫升 合=20 毫升 龠=10 毫升 方寸匕=2.74 克 鑫石类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 1 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 一钱匕=1.5~1.8 克 一分=3.9~4.2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 1 升=50 克 葶力子 1 升=60 克 吴茱萸 1 升=50 克 五味子 1 升=50 克 半夏 1 升=130 克 虻虫 1 升=16 克 附子大者=20~30 克 中者一枚 15 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 3 克,大者 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 46 克 枳实一枚约 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 40 克 厚朴 1 尺约 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 1 两 为今之 15.625 克,1 斤为 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 1/10。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东汉末年,寒疫大 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 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进展与创新。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 2 两、干姜两半、生附子 1 枚(破 8 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 1/2 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 30 克,干姜 23 克,制附子60 克(生附子 1 枚,大者 20~30 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 5~10 克,干姜 6~9 克,炙甘草 6。以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剂量的换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