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_第1页
1/13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_第2页
2/13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_第3页
3/13
中药法半夏得功效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拼音名】 Bàn X ià【英文名】 P ine l l i a T ub e r, T uber o f P i n el l ia【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半夏得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inell ia ternata (T h u nb、) Bre i t、[A ru m t er nat u m T h unb、]采收和储藏:种子繁殖培育 3 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 2 年,块茎繁殖春栽当年 9 月下旬至 11 月收获。挖取块茎,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开,放筐内,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原形态】半夏,多年生草本,高 15-3 0 cm。块茎球形,直径 0、5-1、5cm。叶 2-5,幼时单叶,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 cm,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 c m,两侧小叶轮小,光端锐尖,两面光滑,全线。花序辆与叶辆近等 K 或更 K;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绿色,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德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上,绿色,长6-7cm ;雄花序长 2-6 c m;附属器长鞭状。浆果卵圆形,绿白色。花期 5-7 月,果期 8 月。南方1 年出苗2-3 次,故9-1 0 月间仍可见到花果。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得草丛中或林下。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柔湿润气候和荫蔽得环境,伯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得砂质壤上栽培,土壤粘重不宜种植。忌连作,可与果树、农作物问、套作。栽培技术 半夏有四个品系:小技针叶型、大披针叶型。五出叶型和椭圆型。用快蔓、种片和珠芽繁殖。块茎繁殖:块茎繁殖培更快,当年就叶收获,一般多用此法。9 月下旬将地下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