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有的来自挫折,有的来自嫉妒,有的来自孤独。甚至有讨论说明和生理健康(比如说营养、疾病、药物)密切相关。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时有发生的。大凡碰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状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存,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繁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显然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自已的行为。这是心理积存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 这时必须要的是"心理补偿"。纵观古今中外的强者,其成功之秘诀就包括善于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通过心理补偿恢复平衡,甚至增加建设性的心理能量。 有人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方:人好似一架天平,左边是心理补偿功能,右边是消级情绪和心理压力。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而达到心理平衡,你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完成的任务,并有充分的乐趣去享受人生。 那么,应该如何去加重心理补偿的砝码呢? 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必须求满足状态而变化的。所以,人要学会随时正确评价自己。有的青少年就是由于自我评价得不到肯定,某些必须求得不到满足,此时未能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自我与客观之间的距离,因而心境始终处于郁闷或怨恨状态,甚至悲观厌世,最后走上绝路。由此可见,青年人一定要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不要害怕,没有遗憾的生活是平淡而缺少活力的生活。遗憾是生活中的"添加剂",它为生活增添了改变与追求的动力,使人不安于现状,永远有进步的余地。到处有遗憾,然而到处又有希望,希望安慰着遗憾,而遗憾又充实了希望。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没有遗憾的生活是最大的遗憾。 为了能有自知之明,常常必须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常常与别人沟通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求得心理补偿的有效手段。 必须意识到你所碰到的苦恼是生活中不免的。心理补偿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人都有感情,碰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会麻木不仁。没有理智的人喜爱抱屈、发牢骚,到处辩解、诉苦,好象这样就能摆脱痛苦。其实往往是白花时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