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的种类和质量鉴别胚后期可分为以下 5 个时期:1. 仔鱼期此阶段仔鱼全长 0。8cm〜1.7cm。从出膜到卵黄囊完全吸收为止,在养殖上称此期为嫩鱼苗(sac fry)另外,因它具有卵黄囊,故又称卵黄囊仔鱼期,但有些鱼类如 虎鱼的胚胎在出膜前卵黄已完全吸收,故无仔鱼期。2. 稚鱼期鳍褶完全消逝,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被鳞,全长 1.7cm〜7。0cm。鸟仔、夏花和 7cm 左右的鱼种属于稚鱼期。从卵黄吸收完毕到奇鳍褶开始退化,软骨性鳍条开始形成为止。此时鳞片尚未形成,称此期为稚鱼期又称仔鱼后期(postlarval stage)。3. 幼鱼期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长 7.5cm 以上的鱼种属于幼鱼期。4. 性未成熟期具有成鱼的形态结构,但性腺未发育成熟.南方 1 龄〜2 龄、北方 2 龄~3 龄的家鱼属于此期.5. 成鱼期性腺第一次成熟至衰老死亡属成鱼期。本章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鱼类的苗种生物学及其胚后期的生长特性.15.1 鱼苗、鱼种生物学鱼苗、鱼种的培育,就是从孵化后 3d〜4d 的鱼苗,养成供食用鱼池塘、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的鱼种。一般分两个阶段:鱼苗经 18d〜22d 培育,养成 3cm 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夏花(又称火片、寸片);夏花再经 3 个月〜5 个月的饲养,养成 8cm〜20cm 长的鱼种,此时正值冬季,故通称冬花(又称冬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秋片),经越冬后称春花(春片)。也有分三个阶段培育的:鱼苗经 10d〜15d 饲养,养成 1.5cm~2.0cm 的稚鱼,称为乌仔;乌仔再经过 10d〜15d 饲养,养成 3cm~5cm 的夏花;再由夏花养成 10cm〜20cm 的鱼种。15。1。1 食性刚孵出的鱼苗均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当卵黄囊消逝,鱼苗就完全依靠摄取外界食物为营养。只能吞食一些小型浮游动物,其主要食物是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饵料”。总之,鲢、鳙、草鱼、青鱼、鲤等鱼苗到鱼种的发育阶段,摄食方式的转化是:鲢、鳙鱼由吞食过渡到滤食;草鱼、青鱼、鲤鱼则始终都是吞食,其食谱范围逐步扩大,食物个体增大。15。1。2 生长在鱼苗、鱼种阶段,鲢、鳙、草鱼、青鱼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鱼苗到夏花阶段,它们的相对生长率最大,是生命周期的最高峰。在鱼种饲养阶段,鱼体的相对生长率较上一阶段有明显下降.在 1d 的培育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