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用法索引• 1· 而• 2· 何• 3· 乎• 4· 乃• 5· 其• 6· 且• 7· 若• 8· 所• 9· 为• 10· 焉• 11· 也• 12· 以• 13· 因• 14· 于• 15· 与• 16· 则• 17· 者• 18· 之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 连词用法 (2) 代词用法 (3) 复音虚词一、而一、而 ★★★★★ ★★★★★ ①① 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②② 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③③ 永州之野产异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① 表示并列关系。“又”、“和”或不译。①①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成色。②②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③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者而改之。② 表示顺承关系。“然后”、“就”或不译。1.1. 作连词作连词一、而一、而 ★★★★★ ★★★★★ ①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②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也。③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 惑而不从师④ 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 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 吾尝跂而望矣②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③ 项王按剑而跽曰……⑦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余亦悔其随之而不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得极夫游之乐也⑥ 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 ①①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②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⑧ 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 ① 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 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①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22 、作代词、作代词① 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 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而已】放在句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