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文化要把握企业制度文化范畴, 首先要了解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概念, 在此基础上明确的一般性制度的内容, 搞清制度、 制度化与制度文化的内在联系。1、 制度汉语中”制度”一词, 在日常生活中被给予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制”有制造、 拟订、 强力约束、 限定、 管束等多种涵义。”度”的涵义更广泛, 包括计量、 程度、 限度等。”制度”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一般被解释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但也常常被用来解释一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体系, 如封建宗法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在西方的科学管理学说中, 管理学家们的解释多与社会认可的观点差不多。企业管理制度被认为是企业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生产、 经营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学说与传统的科学管理学说不同, 就是把企业制度与企业价值观联系起来, 这就给予企业制度新的内涵, 即从意义与符号的关系角度, 认为制度是企业组织为所有成员制造、 确立的具有硬性约束特点的一种”共同意义”或一条都是明确、 硬性地告诉成员,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应当怎么做, 等等。2、 企业的一般性制度的内容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 不同的企业组织为企业成员制造或确立这种具有硬性约束特点的”共同意义”体系的差别是相当大的, 但这种文化差异并不影响我们对企业的制度内容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和抽象。一般地说, 企业的一般性制度的内容所含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企业管理体制或领导体制的规定企业管理体制或领导制有不同的模式。如企业的”家庭式管理体制”、 ”计划管理体制”、 ”事业部体制”、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因此, 只能承认”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而在实际上, 这种”按劳分配”逐步演变为多数人公认的”近似平均分配”的制度。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体制, 要保证股东利益, 要保护”能人”利益, 也要尊重从业人员的劳动, 因此, 势必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同时按资分配、 按技术分配个人收入的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值得指出的是, 即使是同样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不同企业之间的制度内容, 如企业章程的内容也常常产生很大的内容上的差异。( 2) 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任何组织制度都含有的基础性管理制度。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度, 属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它对公司角色、 角色行为的限制、 鼓舞是很平常的。它的确立和实行是由企业内部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