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山镇中心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伏山镇中心小学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仔细贯彻落实《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行动计划( -2025 年)》和泰安市、宁阳县及伏山镇《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意见》精神,着力构建素养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切实落实办学法律规范、全面实施课程方案、全面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师生健康幸福成长,实现老师、学生、学校的共同进展。 二、进展目标(一)中长期进展目标:坚持依法治校,法律规范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实现“四有”“三会”“一进展”。“四有”即学校有特色、学科有亮点、老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三会”即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进展。“一进展”即可持续性自主进展。(二)近期目标( 9 月—— 8 月):1.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2.打造生命化的幸福课堂;3.开展生活化的幸福活动;4.创立生态化的幸福校园;5.培育专业化的幸福老师。三、主要任务:(一)开设生本化的幸福课程1.主要任务:开设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本社区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生本化幸福课程2.重点工作:⑴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⑵ 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讨论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⑶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从学科课程的延伸、体育艺术特色、社区资源、德育几方面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制度,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究“走班制”下的课程管理系统;建立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估系统。⑷ 老师经过对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的讨论把国家课程转化为适应学校、老师、学生实际的具有现实性、可行性的有效课程。实现四个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达到四步创新:学习教材、内化教材、开发教材、重建教材(教学智慧)。⑸ 成立课程改革小组,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组织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到先进地区学校参观学习,学校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材打印和相关费用。2.优先进展项目:建立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制度,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