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1页
1/13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2页
2/13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3页
3/13
信贷业务中 21 种常见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风险点:向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出现债权无法落实、法律诉讼不予支持的问题。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没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明“,特别行业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2、借款时借款人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经营许可证“没有经过年检或“明“过期;3、借款人是法人分支机构但未经法人机构授权;4、借款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防控措施:1、严格按规定对借款人主体资格进展调查,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必须到工商部门或主管机关调查工商注册登记及年检情况;2、对自然人申请贷款的要调查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核对法人代表和自然借款人明。案例分析:借款人夫妇俩人常常到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个 17 岁的孩子上学,父母以孩子名义在信用社贷款,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法院以借款人虽满 16 周岁,但在家上学,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诉讼请求。风险点:发放冒名贷款可能导致债务悬空,使信贷资金形成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自己亲友来贷款时,因对象不符合条件,不能按正常手续办理贷款。经过有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交由亲友使用的行为。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要使用贷款,但又无法贷出时,在正常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局部贷款,将多贷出的局部借自己或亲友使用的行为。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或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人名〔或单位〕进展贷款,然后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防控措施:1、坚持两名以上信贷人员进展贷前调查,信贷员实行 A、B 制;2、严格审查借款人的明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3、坚持借款人凭有效件到柜台领取贷款。案例分析:1、顶名:*信贷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以村民王*、*等人名义贷款 36 万元,为其亲属买车搞个体运输。2、搭名:*信贷员在*贷户申请贷款时要求借款人多申请 10 万元,自己亲属使用。3、盗名:*信贷人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使用已搬迁、死亡的农户*、*、*名义贷款 9 万元,为自己养猪使用。4、假名:*信用社主任实行编造假名,私刻名章,伪造假件等手段,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发放贷款 5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