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几项措施,才能让磁共振更“安全”磁共振成像(MRI )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安全的、无电离辐射 的检查手段。即便如此,磁共振扫描时产生的强电磁场对病人也存在 潜在的损伤。电磁场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使医疗或其 他植入物移位、组织发热、感应电流、设备或材料成为危险的抛射 物、并有可能干扰病人的监测设备等。安全正确使用磁共振,掌握磁共振成像禁忌症,了解每个环节可能存 在的安全风险,是每个磁共振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检查安全一、绝对禁忌症1.身体内装有心脏起博器及神经刺激器者严禁扫描,并避开进入磁体 间内。2.体内存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应禁止扫描。3.高烧患者应禁止扫描。二、相对禁忌症1.体内植入金属异物(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 位于扫描范围内时,应慎重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 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而防碍诊断。如扫描其它部位,亦应注意 病人有无不适感。2.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 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或家属监护 下进行。3. 孕妇和婴儿应征得医生同意再行扫描。三、扫描注意事项1.病人必须去除一切金属物品,最好更衣,以免金属物被吸入磁体而 影响磁场均匀度,甚或伤及病人。2.扫描过程中病人身体(皮肤)不要直接触碰磁体内壁及各种导线, 防止病人灼伤。3. 纹身(纹眉)、化妆品、染发等应事先去掉,因其可能会引起灼 伤。磁场安全一、静磁场安全1. 投射效应:各类型金属物体进入磁体间,如铁制的车、床、担架、 氧气瓶、非磁共振专业第三方金属物品等,都会引起静磁场投射效 应,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害,甚至危及人身安全。2. 失超:即磁体中的超导体变为导体,温度急剧升高,液氦大量挥发,磁场强度迅速下降。引起失超的因素很多:磁体结构、超导材料 性能不稳定、磁体超低温环境被破坏以及人为因素等。失超不仅给医 院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二、梯度场安全1. 周围神经刺激症:高频梯度磁场振幅转换速度非常快(dB/dt),这 可能会在神经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对身体外围产生周围神经刺激症 状(PNS)。2. 噪声:梯度线圈中电流变化导致梯度线圈振动或撞击座架发生振动 产生噪音。三、射频场安全SAR 值:射频能量吸收率,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射频能量多少。不 同检查序列射频能量积累不同。达到上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