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路径(2025 年版)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 ICD 10: D69.3)O 患者年龄在 1 个月至 18 岁之间且为原发性、免疫性。(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血液学会关于 ITP 的指南》(Blood, 2025, 117 (16):4190 4207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 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 辑委员会,2025 年 5 月第 51 卷第 5 期)、《国际工作组关于 成人和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名词学、定义和诊疗原 则》(Blood,29, 113 (11):2386 2393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版),中华血液学 杂志,2025,37 (2):89-93。1.至少 2 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包括血涂片),血细 胞形态无异常。3.脾脏一般不大。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排除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美国血液学会关于 ITP 的指南》(Blood, 2025, 117 (16):4190 4207)、《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 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 辑委员会,2025 年 5 月第 51 卷第 5 期)、《国际工作组关于 成人和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名词学、定义和诊疗原 则》(Blood,29, 113 (11):2386 2393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版),中华血液学 杂志,2025,37 (2):89-93。1.一般治疗: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防止外伤,临时不进行疫苗接种,避开肌内注射。2.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可常规剂量或短疗程大剂 量给药。对于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选用二 线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或)TPO 治疗。3.急症治疗:适用于严重、广泛出血;可疑或明确颅内 出血;需要紧急手术者。(1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0. 8-1. 0) g/(kg - d) x (1〜2) d]和/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0〜30 mg/(kg • d), 最大剂量为 1.0 g/d x 3 d)。(2)应用促血小板生成素类药物。(3 )在有威胁生命的严重出血时可考虑输注血小板(由 于ITP 患儿血小板输注无效且增加后续治疗难度,故建议 对不存在威胁生命出血的患儿不要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活 化重组凝血因子 VII 以达到迅速止血。(4)其他治疗:局部加压止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