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二单元口语交际 习作(6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沟通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沟通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沟通时大方得体,用语恰当。教学重难点: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2、老师准备有关的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沟通(1)沟通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沟通。(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古尔邦节、开斋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沟通要求:仔细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协商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楚等。)2.鼓舞写作困难大的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民风民俗。(1)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 56 个民族,疆域宽阔,民风民俗特色鲜亮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作文评改课评改目标:1、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2、通过“佳作赏析”和“啄木鸟在行动”两个环节,让学生明确修改的侧重点在哪里,能掌握好修改的方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