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思考引 言1、中国在后温饱阶段,吃营养,吃安全渐成潮流。在民众的诘难声中,农业生产由注重数量的增长正快速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进展之路。2、转变沿着两条路推动。第一个是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2025 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前溯 10 年,启动绿色食品工程。第二个是农业部门介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其标志是 2025 年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5 年出台《食品安全法》。农业部门成为农业产出品的执法者。3、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10 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高。但合格率达到 95%左右时,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很困难。农药监管,个体农民素养的提高和市场准入的实施是关键。4、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呼唤理性思维,呼唤大部门,呼唤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一、主要成效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平稳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中鲜活农产品占 7%以上,因此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以蔬菜为例,2025 年***省的合格率为 90.5%。较之 10 年前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2025 年***省畜产品合格率为 99.3%,水产品合格率为 88.8%;同期全国蔬菜合格率为 95.6%,畜产品合格率为 99.6%,水产品合格率为90.5%。因此可以说农产品质量总体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2、法律制度建设配套推动。国家层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业部有《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等。***省有《绿色食品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正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在制度层面上,食品安全工作已纳入省政府对市政府,省农委对各市农委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建设正在完善中。3、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在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已成立食安委的基础上,国务院又成立了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由以往的多家减少到两大家,即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生产领域到进入批发市场前的监管,食药监部门负责流动领域和餐饮业的监管。农业系统内部监管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省农委内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内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县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截至去年底,全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均已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4、监测能力明显增强。2025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农业质检体系建设规划,总投资 97.2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