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摘要】本文就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进展思路,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转管理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仅供同行参考学习。【关键词】农村饮用水;问题;解决措施近几年以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县即时抢抓国家实施“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的历史性机遇,坚“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方针”,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广阔干群的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度,以思想发动、政策激励、工作引导、资金扶持,加快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部分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基本上扭转了农村过去“吃水贵如油”的局面。1 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现状地面水多采纳河水、箐沟水、塘坝水及集雨水。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山区集雨水水质较好,但集水量受气候影响较大,供水总量和范围受到特别大限制。而塘坝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多采纳的方式之一。地下水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条件有关。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特别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雨水集蓄的水量因不同地区降水量不同,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纳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饮水之用。2 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群众生活用水量不足,一些地区至今仍延用传统的井水进行取水,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加上遇上干旱时节,水源常常枯竭,致使水量不足。部分村寨虽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未能根据供水工程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工程设施简陋,工程供水能力差,加之管理不善,蓄水池渗漏严重,用水量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