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井筒修复施工期间烧焊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 副井现正进行井筒修复工程,在修复过程当中需频繁进行气割及电焊作业,为保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烧焊作业,特编制本烧焊措施用于指导烧焊作业。 二、劳动组织 施工单位:中煤三建二十九工程处板集项目部 施工负责人:魏贤清 安全负责人:汤德东 项目负责人:解凤仁 三、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消防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存放地点,并应当严格执行本措施。2.施工时特别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作业。3.烧焊工应当由受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并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操作章程。4.氧气瓶、乙炔瓶不使用及运输时应拧紧瓶帽,检查瓶口不得漏气,运输时必须分车放置,单独运输,须轻搬轻放,严禁剧烈撞击,应有可靠的防撞、防震措施。5.现场所有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劳保用品及防护用品。6.施工之前认真检查氧气、乙炔管路及减压阀是否完好,必须做到合格不漏气,各阀门开启灵活、关闭严密。7.乙炔瓶上必须装有防护罩及回火逆止器。乙炔瓶减压阀低压侧压力不得超过 0.15Ma。8.气焊所用火源只允许施工负责人携带,其他人员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9.在井下施施工场地点要悬挂瓦斯便携仪。10.使用气焊作业时,必须备齐消防物品后方可施工。施施工场地点要有水源充足的供水管路,至少两个灭火器,储存有 0.3 立方米以上灭火沙子的沙箱(沙袋)和一把消防铲等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质量要符合消防要求。11.烧焊现场应当保持正常通风,通风满足要求方可烧焊,烧焊作业地点无易燃易爆物品,有易燃易爆物时必须清除方可开始作业。12.乙炔、氧气瓶应该分开放置,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5m,并且氧气瓶、乙炔瓶的位置与明火距离应大于 10m。13.不准在有压力(液压或气压)、带电设备、易燃易爆、有毒的容器上进行焊接或气割。(不准在有压力(液压或气压)、带电等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或有毒的容器上进行焊接或气割。)14.焊嘴过热或堵塞而爆鸣时,应当立即关闭乙炔阀,然后冷却焊嘴,处理正常后再继续施工。15.气割作业前,必须对被割件先行绑扎固定,防止在割除后物件摆动伤人。16.气割作业时,应装上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等,氧气、乙炔胶管不得混用.17.烧焊场所乙炔瓶不得超过 5 只,各种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减压器等严禁沾染油脂。乙炔、氧气瓶口要有完整的帽盖,放置稳固做好留绳并不得倾斜倒置。气瓶内的气体不准全部用完,应留至少0.05Mpa 的剩余压力。18. 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