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为了保护青少年视力,近日,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和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三方《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 工作责任书》,预防控制和综合治理中小学生近视问题。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视力健康管理讨论方面,除了组建专家队伍,加大推广视力健康科普知识的力度,开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扩大相关专业人才培育规模,支持相关高校开设与眼睛健康相关的专业之外,还将落实 0—6 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发挥中医药在近视防治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措施。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率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户外运动、课内外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是不科学、长时间使用智能等各种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近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责 任书中,对于学校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明确提出:1、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校舍建筑达到法律规范要求,学习环境必须符合用眼卫生条件。教室、宿舍、图书馆和阅览室等学习场所的采光和照明,全部使用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 1 %。学生的桌椅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2、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3、中小学、幼儿园配备近视防控基础设施和设备,以利于日常开展近视监测、筛查等工作。4、建立完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且保持及时更新。5、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减轻过重学业负担的问题。用眼疲劳是导致近视的主要诱因之一,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用眼过度等现象,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 现象变得更加突出。6、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时规定。学校要保障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 1 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综合讨论表明,户外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风险就越低,每天额外增加 76 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 50%的近视发生风险。但是,一些学校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人身安全、升学率等各种原因,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运动内容,侧面提高了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在责任书中,建 议家长重视孩子近视的防控,全面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一些家长往往在孩子们出现用眼疲劳、视力明显下降时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往往到这个时候,孩子的视力已经“受损”。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督促检查学生仔细完成家庭体育,在陪伴孩子时尽可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