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急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参考)本指引适用于医疗机构出现阳性感染者(住院患者、陪护、工 作人员等)或被确定为阳性感染者、密接人员(门诊患者或陪诊、送 货快递人员等)活动涉及院内场所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应急处置流程医疗机构发现阳性感染者时,本着“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 妥善处置”的原则,立即开展应急处置:(一)上报:迅速上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快速响应机 制。30 分钟内上报所属县(市、区)级指挥部,2 小时内通过中 国疾病 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填写初筛阳性信息。如确诊,应在诊断后 2 小时内 完成网络直报。(二)临时封控管理:立即对阳性感染者所在区域封控管理,禁 止人员出入。(三)封控策略:由所属县(市、区)级指挥部组织卫生健 康 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共同研判疫情风险和处置措施,科学 精准确定封控策略。(四)人员核酸筛查:根据流调结果进行人员核酸筛查。(五)及时转运:经复核确诊的阳性感染者 2 小时内由属地疫情 防控指挥部协调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其余风险人群按流调风险等级 做好分级分类转运治疗及隔离管控。(六)环境消杀:阳性感染者所在区域腾空后进行环境核酸采 样及终末消杀,阳性感染者院内活动轨迹涉及院内其他区域的 也要 及时进行终末消杀,并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评价标准》开展现 场消毒过程评价和消毒效果评价。(七)终止应急:所属县(市、区)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会同 卫 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对疫情进展态势及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研 判,决定是否终止应急状态。(八)形成疫情专报,上报所属县(市、区)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二、院区管理原则(一)根据流调预判疫情传播的风险,合理判定管控范围。(二)根据院内流调情况,经全面风险评估后,确定风险区 域 及风险人群,根据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红区、黄区、绿区三个区域, 实行分级分类的管控措施。红区:为近期发现过阳性感染者的楼层,患者及陪护不出病房、 医护二级防护、严格进出管理等封控措施。黄区:为近期发现过密切接触者或 3 天前出现过阳性病例的 病 区,以及与红区病区有医务人员或患者交叉流动的病区。实行严格楼 层、病区管理等管控措施。绿区:为院内红区、黄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实行“两点一线、避 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三、大门管理(一)应急期如封控全院,仅保留院内主大门出入(分设清洁 /污染出入),其他进入院内出入全部封闭。(二)各通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