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务人员职能评价与再培训制度编制科室: 日期:xx 医院急诊医务人员职能评价与再培训制度一、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基本要求。2、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诊危重患者,有效风流非急诊重症患者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家里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法律规范,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4、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5、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法律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来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促进持续改进。二、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要点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2.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的医护人员。3.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调4.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有效风流非急危重患者。5. 有急诊患者留察挂历制度与流程,控制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 72 小时。6. 有急诊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7. 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法律规范,各科室职责明确。8. 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与明文规定,能落实到位。9 .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本标准。10. 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包括高级心肺复苏技能。11. 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并有开展工作记录。12. 医院对急诊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有能够显示秩序该机的效果记录。三、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涉及的内容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2、护理部熟悉急诊科建设基本要求。3、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少于在岗人员的 75%,护理人员梯结构合理,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人员》70%。4、急诊科护士长由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