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意识障碍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使用“腕带”作为意识障碍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转床或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或更换腕带信息,并做好交接班。每班检查患者腕带处皮肤情况一次,慎防佩戴部位皮肤过敏、擦伤等。2.为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治疗、护理、转运及检查时必须严格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沟通,作为最后确定患者身份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 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核对意识障碍患者时至少采纳两种以上辨别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床号等,并使用唯一身份识别标示如身份证号或住院号。在同一病区出现相同姓名患者时,需实行住院号作为身份核对方法之一,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4.在为意识障碍患者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应由医生、护士共同核对腕带信息并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方可处理。5.因意识障碍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的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等相关信息。(二)加强脑卒中院前救治及院内绿色通道管理,争取脑卒中超早期溶栓“黄金时间”。1.推广公众及医护人员的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以及脑卒中溶栓“黄金时间”的认识,提高及时就医行为,延长可救治时间。2.院前急救采纳简单易行的早期脑卒中识别方法(如 FAST评估方法),尽早识卒脑中症状,建立与院内急救的快速衔接流程,缩短救治时间。3.建立脑卒中绿色通道由神经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共同参加。加强绿色通道管理和各部门的配合,缩短溶栓的 “DNT(Door-to-Needle-Time)” 时间。4.严格掌握脑卒中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溶栓药物剂量使用准确,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 24 小时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出血症状等,防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提高神经科手术安全。1.手术患者佩戴手术专用“腕带”。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痴呆患者至少采纳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身份识别。2.手术部位需标示并双人核对,提高手术部位的准确性。3.与家属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使用手术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别用药等)均予以备妥。确认无误方可转运病人到手术室。4.加强手术患者转运途中安全,防止碰伤、坠床、管道脱落;转运静脉输液患者需保持输液通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