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法律规范为了法律规范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法律规范。本法律规范为医院和医师开展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法律规范所称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是指在放射影像的引导和监视下使用导管技术,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材,对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进行血管内的微创性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治疗的技术;介入治疗技术包括:活组织实行、囊肿或脓肿引流、血管造影、肿瘤的经导管灌注化疗与栓塞、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手术、胆道引流、肾盂造痿术,以及经血管内的肿瘤消融术(包括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酒精消融术等)等。开展肝脏、胰腺、肾脏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院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符合,并使用国家批准的血管内介入诊疗器材。一、医院基本要求(一)三级医院或者二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具有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下列诊疗科目之一: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肿瘤科、介入放射专业、超声诊断专业,设有介入诊疗专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二)消化内科(或者普通外科、肿瘤科)1、设置 5 年以上,床位至少 1 张,具备较强的专科工作基础,其技术水平处于本省三级医院领先地位,每年开展的各类介入诊疗手术量不少于 5 例。2、能够独立开展肝脏、胰腺、肾脏疾病的介入手术:如活组织实行、囊肿或脓肿引流、血管造影、肿瘤的经导管灌注化疗与栓塞、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胆道引流、肾盂造痿术等。3、介入诊疗专科病房床位不少于 20 张。(三)重症监护病房1、符合重症监护专业设置要求,病床 6-8 张以上,每病床使用面积 15-18 平方米。2、符合消化内科、普通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的要求。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测仪和呼吸机。4、能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呼吸机治疗。5、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 5 年以上重症监护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四)血管造影室基本要求 1、布局符合要求,使用面积 50 平方米以上,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2、配备 8mA,120KV 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血管造影机(最好数字化),有介入治疗的全套器材,辅助设备齐全。3、有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4、有多功能监护系统和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的设施、急救药品。5、有能存放导管、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