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诊疗常规指南骨科及治疗方案【概述】半月板损伤病人多为青壮年,在运动员及矿工中发病率较高。半月板承受通过膝关节的部分应力,具有一定移动性,随着膝关节的运动而改变其位置与形态。半月板结构与功能的特点使其成为膝关节内最易损伤的组织之一。在从事剧烈运动和特别作业的人员中半月板损伤的机会更多。半月板损伤可发生在外侧、内侧或内外两侧。欧美文献报道内侧损伤多见,并认为外侧半月板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灵活性达,不易受伤。我国和日本等地区的发病情况与此相反,外侧半月板损伤率一般高于内侧。构成地区或种族间发病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外侧半月板盘状变异比欧美人为多,症状性盘装软骨及盘装软骨撕裂在中国人外侧半月板损伤病例中占重要地位。半月板损伤常发生在膝关节屈曲,胫骨固定,股骨突然内旋或外旋时。随着受伤时膝关节位置和力学机制的不同,撕裂可发生在半月板前角、后角、体部或边缘等不同部位,撕裂形态也各异。当膝关节屈曲,胫骨固定,股骨强烈外旋,可造成外侧半月板前角或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屈膝状态下强烈内旋股骨易引起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或内侧半月板前部损伤,有时可发生内侧腹韧带半月板连接部撕裂或腹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裂。撕裂的半月板若向关节内部一位,伸膝时被夹于两罷间,即产生关节“交锁”。长年累月的磨损也可造成半月板变形撕裂,在一部分中老年病人,部一定有明确外伤史。【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 有膝关节“扭伤”史伴有膝关节肿痛。(2) 功能障碍多数病人虽能走路并从事日常活动,但觉患肢乏力,上、下楼梯时尤其明显,且办法痛苦或不适感。日久患侧下肢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逐渐萎缩。一部分病人不适发现“交锁”现象,膝关节突然不能伸直,而屈膝、左右转动膝关节时往往能够“解锁”。另一些病人走路时可突然出现关节酸软,支持不住,有欲扑到感觉。(3) 压痛和股四头肌萎缩是常见体征压痛点局限于外侧或内侧关节缝隙或膝眼部,于半月板损伤部位有关。股四头肌萎缩一般肉眼能够看出,尤以股内侧肌未明显。部分病例膝部微肿,但只有个别浮骸试验表现为阳性。(4) 麦氏试验(MaMurraytest)仍然是最常用的临床检诊方法,多数病例显示阳性或可疑。(5) 研磨试验(apleytest)包括分离与挤压旋转两部分,是鉴别膝部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的较好方法。试验时病人俯卧矮床,90°屈膝,助手固定股部。检查者两手握病人足部左右旋转,询问病人有何感觉。继二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