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双减》正式入法,明确家长“四不减":拼父母时代真的来了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并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双减实施后,家长不能再当“甩手掌柜”。每一位家长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政策如何,无论贫富差异,培育好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双减以后,校内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我们常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越是“双减”,家长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坚持“四不减”,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双减”,不减父母的担当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1.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不减父母的责任。双减以后,孩子之间会拉开更大差距,未来教育也会为社会分层。家长真的要成长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2. 父母的责任不能减。育儿,挣再多的钱,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的投入。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这对父母是极大的考验,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3. 父母的教育要全面。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培育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进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双减”,不减习惯的培育教育回归学校后,孩子拼得就是在家和在学校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指望老师的灌输。习惯的养成,最重要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言传身教的力量。1.孩子优秀与否取决于习惯。陶行知说过:“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古往今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由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之所以失败,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一个自律、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他的未来不会差。2.减负增效从培育习惯开始。双减后,孩子没了补课,少了作业,多了自主时间。不想孩子荒废学业...